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6.4°C-12.6°C
澳元 : 人民币=4.78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每天吃几顿最好?健身和不健身的区别大

2021-12-01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文版权为FitEmpire健身领域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文章类型:健身科普文章

一天吃几顿,对于健身爱好者来说也是个值得研究的好问题。

前两天后台有老铁问索队,健身房有个朋友一天吃一顿搞轻断食,为啥练的也相当不错,体脂低肌肉也挺大。但一般健身类博主给粉丝的建议往往又是“少食多餐”,秀一天5顿健身餐的也不在少数。

所以到底一天吃几顿更好?

进餐频率对训练收益、体脂、代谢率有影响吗?

有没有最佳的饮食方法建议?今天来简单聊一聊。

一天吃几顿最好

先说明一下,关于进餐频率(Meal frequency)的争议其实一直都存在:

照传统的健美饮食指导方案来看,少食多餐,维持全天蛋白质摄入量,保证合成代谢窗口开启,这套理论已经使用和实践了很久了,属于是老生常谈。但这几年,有关断食、间歇性禁食的研究又开始逐渐出现,轻断食的好处不断被宣传,比如2019年这篇关于禁食的论文,就认为相较于高进餐频率(≥6顿每天)来说,低进餐频率可以降低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Paoli,2019)

每天吃几顿最好?健身和不健身的区别大 - 1

所以到底应该给出什么结论?

●少食多餐、轻断食的研究结论并不完全冲突,因为研究对象不同虽然看起来指向相反的结论,其实如果读过论文,会发现这两个方向的研究,讨论的对象还是有所差异的。

比如《高级运动营养学》里就非常推荐运动员增加进餐频率,避免一天内大幅的能量不足和能量过剩的波动,会促进更有效的脂肪利用,维持更高的肌肉量和较低的体脂率。而前文提到的2019年的文章,研究高进餐频率和低进餐频率人群时,主要是针对大众。

这里提到的高进餐频率人群,往往伴随着营养过剩,和肥胖人群分布一致。所以研究人员认为,对大众来说,进食频率越低(尤其是夜间进食频率),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似乎越小。因此,即使谈的都是进餐频率对身体成分的影响,两种研究也完全不是在同一层面上讨论的。

如果索队写的是个减肥公众号或者养生公众号,针对久坐人群,那确实可以推过午不食、8小时饮食法之类的营养策略。但对于运动强度更大、有增肌增力需求的健身爱好者,答案显然是完全不同的。

●对于运动人群的研究结论关于进餐频率,索队就不扯其他文献了,再没有论文比《国际运动营养学会的立场声明:进餐频率》更权威,更适合健身爱好者了。当然,他们也认为对进餐频率的研究仍然处于很有限的阶段,所以这篇论文的结论,未必100%现有研究都支持,但说是大致正确也没什么问题。

每天吃几顿最好?健身和不健身的区别大 - 2

根据现有研究,《声明》给出了5条主要结论,索队做了稍稍的分类:

增加进餐频率的好处:

-如果蛋白质水平足够,在低能量节食期间增加进餐频率可以保持运动人群的瘦体重。(保证蛋白质摄入含量是后半句的重要前提)

-增加进餐频率似乎对各种血液健康指标有积极影响,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胰岛素。-增加进餐频率似乎有助于减少饥饿感并改善食欲控制。增加进餐频率的局限性:

-增加进餐频率似乎不会有利地改变久坐人群的身体成分。(只靠增加进餐频率来减脂是不可行的)-增加进餐频率似乎不会显着增强饮食诱导的产热、总能量消耗或静息代谢率。(有大量研究结论相互冲突,有待进一步研究)

可以看到,国际运动营养学会的立场还是相对保守的,没打算过分神话进餐频率的各种好处,比如强调代谢优势等等(虽然确实客观存在,但不能说显著)。

但即使如此,增加进餐频率对体力活动更活跃的人群总体来说也是好处更多。尤其是在少量研究对象仅限于专业运动员的研究里,增加进餐频率占绝对优势地位。对专业运动员来说,少食多餐意味着:

-在低热量饮食期间抑制瘦体重损失;

-瘦体重和无氧能力显着增加;

-减脂效果更好。

比较著名的是这项针对拳击手进行的低热量饮食实验,拳击手每天只能摄入1200大卡,持续两周,一组人吃2顿,一组人吃6顿。两周以后,两组参与者的体重下降程度类似,但吃6餐的人瘦体重和肌肉损失量都明显更少。

每天吃几顿最好?健身和不健身的区别大 - 3

看图说话:对拳击运动员来说,同样是减脂饮食的条件下,少食多餐比只吃两顿掉的肌肉更少,减掉的脂肪更多。(Iwao,1996)

健身爱好者应该怎么吃?

所以健身爱好者应该怎么吃?

作为体力活动相对来说更活跃的人群,尤其是你还有增肌的梦想,索队建议你不要放弃,还是继续踏踏实实地少食多餐,有条件就备餐,没条件就把握好三餐,然后额外注意下练前练后这两顿补充。

另外,其实放到饮食的整体版图里,一天吃几顿其实是小问题,吃了什么、练了什么才是更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否则一天七顿汉堡薯条也未必能练大。先抓好主要矛盾,再解决次要矛盾。

确实有大神可能遵循古老的饮食习惯也能练得很大,细究起来,各种营养学前沿论文结论也会有冲突,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要做到“模糊的正确”,基本可以达成80%的个人目标——不说练成中国健美大神,练成XX小区健身房一霸还是没问题的。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