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7日 5.4°C-10.9°C
澳元 : 人民币=4.79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隋朝二世而亡,在国内籍籍无名,为何隋文帝在西方的评价那么高?

2022-11-30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在西方史学的研究之中,秦始皇占据中国古代皇帝首位的话,那隋文帝就已经占据了中国古代皇帝第二位。他被看作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不可缺少的几个皇帝之一,自西晋316年灭亡以来,中国分裂了几个世纪之长,而隋文帝杨坚则是在公元589年重新统一中国,西方人的思维角度和东方人的方法思考的确有很大的不同,但我们所需要思考的是为何隋文帝在中国国内籍籍无名,但到了西方学者眼中却成为了超越唐太宗,比肩秦始皇的皇帝呢?

西方榜单之中的隋文帝

隋朝二世而亡,在国内籍籍无名,为何隋文帝在西方的评价那么高? - 1

隋文帝被归纳到中华历史伟大君主之中的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创造性成就。西方学者认为是隋文帝结束了南北朝乱世,他重新统一了西晋以后分裂的中国乱世,建立起来了三省六部制度,开创性的将底层人才人尽其用,使用科举制使得天下寒门子弟有书可读,有官可做。就是靠着这几条创造性成就使得隋文帝成为了西方人眼中比肩秦始皇的伟大君主。

这种观点的影响力相当之广,现在研究隋朝历史的中国学者在总结以上几点创造性成就的时候,依旧会按照西方原则将这些创造性成就归纳到隋文帝的头上,但也有不同的人认为三生六部制和科举制度是隋炀帝的个人创造。其实就结束南北朝、统一中国、三省六部制度、科举制度这四项成就放到任何一个皇帝身上都足以使得他成为世界级伟大人物了,更何况以上所有成就都被放到了隋文帝一个人身上呢?

隋朝二世而亡,在国内籍籍无名,为何隋文帝在西方的评价那么高? - 2

中国方面新史学的演技观点认为结束南北朝的功劳其实并不能算到隋文帝一个身上,中国方面的研究观点认为结束南北朝乱世应该是从北周皇帝宇文邕开始,这种观点认为结束南北朝乱世固然是有隋文帝的参加,但借助的历史形势其实大部分则是宇文泰留下来的基业。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隋朝和晋朝之间的对比,为什么不能说统一南北朝是隋文帝在位期间一个皇帝的功劳,就像是结束三国时代的人总不可能是晋武帝司马炎一个人的功劳吧?史书之中当然是晋武帝一个人建立晋朝统一天下,但研究和熟悉三国的人其实在心中恐怕觉得司马懿才是曹魏的掘墓人吧?

四项制度的发展历史

隋朝二世而亡,在国内籍籍无名,为何隋文帝在西方的评价那么高? - 3

三省六部制度被誉为是隋朝之后中国古代王朝中央政治制度的典范。什么是典范,大家其实应该都是很清楚的,就是说你写作文的时候,这个是模仿作文。你做试卷的时候,这个就是标准答案,后世宋元明清这些王朝中央政治制度全部都是参照这个制度来进行修修补补的。但三省六部制度就是在隋朝一下子创造出来的吗?

西方学者可能会认为是,但中国学者的研究却并非如此,中国学者认为这是一个长期历史演变发展的结果,因为三省六部制度的圆形其实早在东汉年间就已经存在了,杨坚此人对于这套典范制度的贡献甚至还不如魏文帝曹丕,再者说虽然时代府兵强大的原因背后是有均田制度,一般人也以为均田制度是隋朝的一个创造,但实际上这项制度在北魏时代就已经开始了,这些都是复杂产物的一个发展结果。

隋朝二世而亡,在国内籍籍无名,为何隋文帝在西方的评价那么高? - 4

上面两个制度既然都不是隋朝和隋文帝的创造性成就,那科举制度总该是隋文帝的创造了吧!的确如此,隋文帝的创造性成就就是开始了科举制度,但平民考试做官却并非是从隋朝开始,西汉的时候就有匡衡、萧望之这些人通过考试成为了汉朝丞相级别的高官,东汉时代的左雄对察举制进行改革,在里面加入了考试的环节,魏晋南北朝时候的世家子弟做官并不是一两句话就行的,也的确是需要考试才行。

杨坚对于科举制的贡献应该是确立这项制度的名称,使用这项制度来对寒门子弟进行选拔。可隋朝和唐初期依旧没有改变魏晋南北朝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残酷历史。唐朝之后直到武则天时代,才对世家大族把持国家朝政的这种局面真正打破,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不懂那个时代的残酷,世家大族把控天下的时候,就算你英明如隋文帝、唐太宗依旧不能“随意施政”,而你稍微自负一点,就会被这群人引向灭亡,例如隋炀帝杨广死后国家天下被新崛起的李氏家族夺取。

隋文帝过高评价的原因

隋朝二世而亡,在国内籍籍无名,为何隋文帝在西方的评价那么高? - 5

对于隋文帝过高评价的一个原因在于欧洲学者对于中国历史的细节不足够了解,有人这个时候要询问了,真正了解中国历史的人到底是谁呢?其实这个问题不问大家都知道,真正了解中国历史的人当然是中国人自己,现如今研究中国历史中国方面虽然稍稍落后于西方日本,但只要中国学者认真起来,不把精力放到政治和经济问题之上,西方日本学者绝对不是中国学者的对手。

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历史的时候通常会带着他们本国的历史传统观念,对于一些历史细节经常是出现过高的抬高作用,比如像西方史学界之中也研究罗马帝国历史的时候,通常对于不同阶段的罗马帝国和罗马灭亡之后再度建立的神圣罗马帝国等国度冠以不同的称呼,所以西方人的罗马历史之中才有了“第一罗马帝国”、“第二罗马帝国”、“第三罗马帝国”这种概念。

隋朝二世而亡,在国内籍籍无名,为何隋文帝在西方的评价那么高? - 6

这种概念习惯性的用在欧洲人的历史上,到底有没有错误我们中国人也不好说什么,因为这毕竟是欧洲人研究欧洲历史的一种方法,就像是中国人吃饭的时候使用筷子,而西方人则是使用刀叉,我们总不能说因为欧洲人吃饭工具的不同,我们就说他们吃饭的工具是错误的吧?如果有人这样去想的话,那对于东西方之间历史研究对比和隋文帝的个人评价其实又陷入到了另外一个极端了。那西方学者究竟错在哪里呢?

西方学者错误就错误在将这套属于西方历史的独特研究理论套用在了中国历史研究上面,这些大量西方术语使用在了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以下场面。像中国的秦朝和汉朝被西方学者和秉持西方史学研究方法论的日本学者称呼为“中华第一帝国”;隋朝和唐朝则是被并称为“中华第二帝国”;之后的明朝和清朝则是被统称为“中华第三帝国”。这种观念影响之下,隋文帝作为中华第二帝国的开创者,当然伟大到无以复加,可以比肩秦始皇的地步了。

结语

三皇五帝神圣事,骗了多少英雄过客。历史不仅仅是王侯将相,关注时代物质的发展,才能从历史之中看出真正的门道来。人物的底层逻辑实际上都是从整个社会的物质基础之中发展出来的。

今天我们看统一似乎是中华历史大势所趋的结果,但是你把这段历史放到隋末唐初的人来看,汉朝实在太过遥远,晋朝立国时间又太短。隋文帝身处的时代基本上以分裂居多,对于大一统的概念其实没有今天我们想的那么理所当然。所以对无限抬高和崇拜隋文帝的人也是可以理解的。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