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7日 11.7°C-14.8°C
澳元 : 人民币=4.79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绝望的文盲”出圈了,然后呢?

2023-03-13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01

这几年,内娱反反复复都在问同一个问题:

为什么现在电视剧里,年轻演员们演技普遍这么差?他们到底知不知道自己问题在哪?

最近我突然意识到,他们应该是知道的。

前有吴宣仪上《妻子的浪漫旅行》时,提起自己缺少一些社会经验和恋爱经验,所以在拍戏的时候常常把握不好人物。

后有周洁琼在某节目致敬张曼玉经典的作品《花样年华》,却被评委评为在「过家家」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自己没体验过,所以没办法用眼神传递出复杂的情感。

“绝望的文盲”出圈了,然后呢? - 1

可以感觉到,他们其实也知道自己演的不好——但这种「知道」更像是一个孩子知道自己学习不好,老师和家长对自己不满意,但他却不知道如何调整。

于是只能把原因归结为:太年轻了,缺少经验。

98 年出生的周洁琼今年不到 25 岁,确实很年轻。

但年纪真的是演员的门槛吗?

要知道,张曼玉在 25 岁的时候,就凭借《人在纽约》拿到了台湾金马奖影后。她在里面演的是移居到纽约的女强人李凤娇,不但要演出与实际年龄不符的成熟,甚至还有一些不可言说的暧昧和落寞。

“绝望的文盲”出圈了,然后呢? - 2

章子怡出演《卧虎藏龙》里玉娇龙一角的时候,才刚满 20 岁,不但能演出玉娇龙的诡谲复杂,还要演出超越年龄的不甘和城府。26 岁的时候,她就已经是奥斯卡终身评委了。

“绝望的文盲”出圈了,然后呢? - 3

公认的天赋型选手周迅,24 岁就凭借《苏州河》拿到巴黎电影节女主角了——正和如今新一代小花旦的年龄一样。但你能想象,她们中间有谁能演出上面这些角色吗?

“绝望的文盲”出圈了,然后呢? - 4

并非我有意要拿华语女星的天花板人物来做比较——要知道,章子怡和张曼玉都并非「天赋型」选手。

前者在上学时成绩垫底差点退学,被张艺谋选中拍《我的父亲母亲》的时候 19 岁,在农村实地生活了一个月,每天和老农们一起挖土豆、喂猪、做农活,这才有了带着乡土气息却淳朴真诚的 " 招娣 "。

“绝望的文盲”出圈了,然后呢? - 5

玉娇龙更是被导演李安逼出来的角色。导演一开始心里属意的是舒淇,后来章子怡进组后发现还有其他女孩一直来面试,担心自己随时会被换掉,再加上李安从头到尾都没有夸过她一句,所以她心里一直努着一把劲,拼命练功,就想证明自己能行。

李安在《十年一觉电影梦》里这么写章子怡:" 头一次吊钢丝,一般人快要撞墙时,都会本能的先以手保护自己,她不是,她拿脸往墙上撞。"

就是这种拼命,才成就了玉娇龙的不服和狠劲。

放到现在,连番位和海报名字的位置都要反复衡量,谁敢这么对偶像?还不得被粉丝追着骂?

“绝望的文盲”出圈了,然后呢? - 6

后者选美出道,被媒体骂了很多年花瓶,就连梁朝伟都曾经毫不留情地当面对她说:" 你不懂演戏,回家吧。" 直到遇到王家卫才「开了窍」。

但这种 " 开窍 " 一方面是导演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且懂得调教,另一方面也是她身上本就有适合做演员的特质。

张曼玉本身就是二代移民,父母从小离异,原生家庭的阴影和颠沛流离的童年对于个人来说是魔障和不幸,但对于演员来说却是丰富人物内心的天然素材——内心敏感、经历过痛苦的人,往往在演戏的时候更容易找到人物的复杂性甚至与其合二为一,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绝大多数艺术家都是经历过坎坷人生的人。

而如今的内娱偶像们,确实日子过得太好了。

一方面,偶像们大多从小生活优越、不知人间疾苦,本就难以和普罗大众共情;另一方面,资本催生出的 " 流量 " 本就是被精致包装过的商品,批量生产的造星运动和追求天赋个性的艺术作品本就格格不入。

而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不能忽视——内娱粉丝们对「偶像」的要求,其实根本和「演员」的要求背道而驰。

02

前段时间," 绝望的文盲 " 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质疑演员们学历低,读不懂剧本。

但在我看来,学历其实从不是重点。梁朝伟张曼玉们没上过大学,不妨碍他们依然是华语影坛最好的演员之一。

王宝强没正经上过学,一开始甚至连剧本台词都不认识,但他能把自己演进北电的教科书。虽然他嘴上也说不出什么对于角色深刻的理解,但他只要一入戏,就连科班出身的段奕宏都坦言:甩专业演员十万八千里。

“绝望的文盲”出圈了,然后呢? - 7

演员是一个需要一定天赋和悟性,同时也需要创造力的职业,他们要扮演的是活生生的、真实的、复杂的人和事,而不是任人摆弄只需要做表情的道具。这意味着演员不能活在真空中,生活和体验才是他们的创作的源泉。

生活怎么来?

要么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像 " 地铁常客 " 周润发和 " 热心市民 " 刘青云一样,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人,去坐地铁、逛菜市场,去体会平凡人的烟火气。

“绝望的文盲”出圈了,然后呢? - 8

“绝望的文盲”出圈了,然后呢? - 9

要么像周迅和张曼玉一样,去谈恋爱。

今年周迅 48 岁了,公众熟知的就已经有八段感情。李少红曾评价她:通过拍戏和恋爱来认识世界。确实,经历了恋爱、分手、离婚 … 与其说是情路坎坷,倒不如说是她体验人生的方式。她像精灵一样游戏人间,用爱情去丈量和触摸人生的宽度和厚度,被快乐和痛苦滋养的同时,这些经历也都化作创作的养分。

所以才会有李米和如懿。

“绝望的文盲”出圈了,然后呢? - 10

张曼玉的情史更是有长达 11 段情史,最出名的前男友是尔冬升和美国人汉克。

还记得她那部被公认演技最好、最经典、曾一举横扫金马金像和柏林影后的作品《阮玲玉》吗?

张曼玉在这部戏里演技爆发,尤其是在人群中回眸那个镜头——作家阿城曾评价," 张曼玉那一回眸,足以征服全世界 "。

“绝望的文盲”出圈了,然后呢? - 11

阮玲玉因前男友试图毁掉她的名声而在二十五岁自杀,而这其实是张曼玉本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

当初张曼玉和美国人汉克相恋,结果汉克为了哗众取宠,把张曼玉写给他的情书公布在报纸上,后来还有导演将此事拍成电影,一夜之间让她沦为全香港的笑柄。

但张曼玉不是阮玲玉,她把这一肚子的委屈、屈辱和不甘全投入到这个角色中,演员和角色在这一刻实现了灵魂交映。

据悉有一天,摄影师对张曼玉说:她(阮玲玉)就在你身边。

张曼玉说:" 如果你真的在,你一定要保佑我演好一点,我演得好一点,你也好,我也好 "。

“绝望的文盲”出圈了,然后呢? - 12

编剧史航曾说:" 有的女孩的爱情是一件百鸟衣,她总得遇上 100 只鸟,每只拔一根羽毛做成衣服,那才是世界上最美的。"

好的演员也是如此。我一直觉得演员是需要一定的恋爱脑的,TA 可以从爱情中体验和感知世界,让大脑成为情感的容器,遇到不同的角色就把不同的情感和灵魂释放出来。

都别说演员了,泰勒斯威夫特这种歌手,不也是要从前任中获取新歌灵感么。

“绝望的文盲”出圈了,然后呢? - 13

但偶像的要求其实更像是演员的反面。

他们最好没有七情六欲,最好永远在组里呆着 " 搞事业 ",甚至只要一段时间不进组,就是 " 恋爱脑 "" 没有事业心 "。

我还记得吴宣仪说自己没怎么谈过恋爱时,一旁的蒋勤勤非常吃惊:为什么?我们以前都生怕空窗期。

“绝望的文盲”出圈了,然后呢? - 14

蒋勤勤当然不懂。

因为恋爱对如今的偶像来说,是失格;恋爱脑对偶像来说,成了粉丝们最不能接受的缺点。

所以啊,演员和偶像本就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

偶像贩卖的是粉丝幻想投射出的完美人格,他们是漂浮的空中楼阁;但演员注定不完美,甚至最好有瑕疵。

与其责怪现在的偶像演技差,倒不如说:演员和偶像的地带,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模糊过。

03

我相信这并非是个别偶像的问题,背后是整个时代的变化和凝视。八九十年代的港片之所以遍布经典,是因为彼时的香港是乱世,思想的解放带来了文化蓬勃发展,又反哺给演员个性和生命力的表达。而如今内娱安逸,偶像们露露脸拍拍照就可以赚的盆满钵满,他们和大众之间已然割席。

在时代浪潮中,个人的力量只是个小浪花。

张曼玉放到今天,还会是张曼玉吗?

毕竟,这几乎是做偶像最好的时代——

一方面,和上一代人「因家境贫寒才进演艺圈」的励志故事不同的是,如今的娱乐圈几乎没有寒门子弟。越是家庭富有条件优越者,越容易进娱乐圈分一杯羹,甚至「富二代」这个标签可以成为 ta 的吸粉利器。因为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环境下," 财富 "" 家世 " 所对应的性格不再是负向的,取而代之的是 " 自信 "" 大方 "" 独立 " 等正相关的标签。

人们不再喜欢灰姑娘的童话,而是热衷于谈论出身贫寒的小镇做题家和凤凰男是如何格局小,反而家庭条件优越的王子公主们是何等有教养。

另一方面,以前的演艺圈并非高收入人群,且充满了动荡和不安,吃了上顿没下顿。所以没有安全感的艺人们必须不断训练自己的演技或者技能,才能在 " 狼多肉少 " 的娱乐圈混口饭吃。而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艺人们只需要拍个照片上个综艺就能得到很好的收入,炒个 cp 比演技好更容易圈粉,而粉丝才会转化为实打实的钱。

但这也是做演员最坏的时代——

家庭优越的王子公主们本就活在云端不接地气,流量和资本又让他们继续积攒财富,再加上粉丝们的吹捧和市场的捧杀,谁又会去花时间去好好体验生活打磨演技呢?

就像李汶翰和张颂文在综艺节目《演员请就位》中表演完,李诚儒说的那句话一样:

"(偶像)你为什么演不好,你没饿着过。"

那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那些饿着的人,他们在哪呢?

我只知道,他们不在这些节目里。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