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12.5°C-16.7°C
澳元 : 人民币=4.81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2023-05-30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1

《漫长的季节》里,彪子第一次约丽茹看电影,对她大谈弗洛伊德,结果丽茹关心的是:" 谁是弗洛伊德呀,他分房了吗?"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2

很长一段时间里,车子房子票子都是结婚不可或缺的三大件,不过最近看了湖南卫视的《中国婚礼》,我又开眼界了。

他们的婚礼可能没有 " 三大件 ",却各有各的特色。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3

男跪女不跪,这是什么女尊爽文婚礼?

畲族,传说祖先是帝王之女三公主,所以畲族女性在家庭关系上占据较高的地位,婚礼仪式也都以女方家为主,十分尊重女性。

比如拜天地的时候,是男跪女不跪,嫁方要请迎亲队伍喝 " 落脚酒 ",代表新郎在这个家落脚了。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4

节目中的畲族雷家还有点特别,爷爷和父亲都是入赘到女方家的 " 上门女婿 ",雷家奶奶就是家族里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女人。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5

女人负责管大事,男人更多是在厨房里忙活 …… 以至于节目组问新郎柳健想要什么结婚礼物,新郎弱弱回答:" 我就想要一台洗碗机 "。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6

东北农村的婚礼,主打一个全村忙。

婚礼正式开始前,村口大喇叭就在张罗,大家 " 该帮忙的来帮忙,该助庆的来助庆 "。新郎父子兵开着拖拉机上阵,二舅家借桌子,大姨家借凳子,还有帮忙杀猪的,帮忙切菜炒菜的,连村里的秧歌队都会主动上来扭。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7

一家人的喜事,就是全村的喜事。

也有简约随性的,深圳的一对年轻夫妻,选择开房车旅行结婚。

新娘的计划是,戴着头纱沿途打卡好看的景点,终点设在霞浦的海边,在海边做一个纪念仪式,不一定宴请亲朋好友,旅途上认识的车友营友都可以是见证人。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8

婚礼的形式五花八门,可以传统,可以热闹,可以简约,但无论哪种形式,婚礼最终还是属于新人自己的,还是要有新人自己的想法和故事才算 " 圆满 "。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3

每场婚礼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

婚礼的不同姿态背后,其实是婚姻的不同形态。

《中国婚礼》安排的 " 幸福惊喜官 " 要和新人同吃同住三天,了解新人的故事,再给他们的婚礼送出专属惊喜。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10

最新一期新人住房车上,所以新加盟的 " 惊喜官 " 姜潮麦迪娜也要一起房车出行

上面提到的畲族婚礼,张歆艺和袁弘知道新娘从小喜欢钟汉良,每次搬家都会带上小哇的照片,在房间墙上贴出一个 W,于是特别邀请小哇唱着《宠爱》出场,小哇还给新人送了定制礼物和自己的演唱会门票。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11

东北跨国婚礼,陆毅和鲍蕾知道新娘哒莎很喜欢小狗,体会到她从俄罗斯远嫁中国的孤单,就想到送一只拉布拉多与她作伴,鲍蕾还教新娘的婆婆用俄语说 " 我爱你,欢迎回家 "。

哒莎收到小狗礼物,开心得在树林里跑了几圈,又哭又笑 …… 把大家都逗乐了,其实送惊喜的人和收到惊喜的人是一样开心。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12

最新一期的两对新人,像是文艺爱情片里走出来的男女主。

我甚至觉得现在的爱情剧没必要动不动就穿越拯救,把这些 " 人间烟火 " 拍出来就挺动人的。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13

新娘杨小兰,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女导演,工作时雷厉风行,生活上直来直往;新郎阮汉樑,北大哲学系在读博士,现阶段主要研究古希腊哲学与老子思想政治的比较研究。

研究的东西很高深,人却很接地气,能用哲学角度回答 " 媳妇和妈掉河里先救谁 " 的问题。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14

查看哲学答案请自行移步芒果TV

原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文艺型 CP,但两人的感情之路并不顺遂,小兰说 "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的心理病。"

小兰的爸爸在她一岁时去世,妈妈带着她和姐姐远赴北京工作生活,原生家庭的痛给她心理造成不少伤害,诱发了她的 " 双向情感障碍 "。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15

这是一种特别考验和消耗身边人的病症,躁狂发作的时候,病人会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小兰就试过在吵架的时候忘掉一切,用头撞墙,甚至把墙撞出窟窿。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16

抑郁的时候,又可能如坠深渊,对所有人和事失去兴趣。

幸运的是,她遇到了用哲学思考世界的阮汉樑。

阮汉樑提出了一个 " 幸福罐罐计划 ",让小兰把生活当中每一个感动的瞬间都记下来,塞到罐子里——罐子还特意买了塑料的,因为小兰会在生气的时候砸东西。

可是杨小兰说 " 我一次都没砸过我的罐子。"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17

当那个罐子渐渐被肉眼可见的幸福攒满时,小兰的情绪病已经被阮汉樑的温柔和耐心治愈了。

另一对新人张希胡安媛,属于 " 艺高人胆大 " 型。

新娘胡安媛在深圳市中心上班,曾经因为每天漫长的通勤时间导致心情压抑,甚至让生活质量和伴侣关系也大打折扣。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18

新郎张希于是突发其想,要是搬到房车上住,然后把车停在胡安媛上班的地方,这样不是既节省房费,也节省通勤时间吗?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19

周末还可以开车去周边城市旅行打卡,一举三得。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20

本着 " 大不了回出租房 " 的心情,两人说干就干,搞来一辆二手车,像装修新房一样开始改装车子。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21

小小的空间五脏俱全,有卫浴间、升降桌、卡座、床铺、小厨房,甚至放了一台半自动咖啡机,可以随时邀请朋友上来喝下午茶。

动手能力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最后全部费用加起来只花了 16 万,而一般的房车的价格是 60~80 万。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22

他们还真的在均价 10W 一平的地方住下来了,胡安媛就算睡到 8 点起来,喝完 DIY 咖啡再出门上班都不会迟到,多出来的时间可以做更多自己喜欢的事情。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23

两人目前看来是幸福的,但这辆能放下咖啡角的房车,能承载婚姻里的油盐酱醋、鸡毛蒜皮吗?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3

结婚要被物质需求捆绑吗?

在《中国婚礼》的几对新人身上,我看不到太多他们对车子房子票子的焦虑。

杨小兰形容自己如今的状态就是 " 没车没房还怀孕 ",却依然坚信婚姻不应该被物质捆绑。

阮汉樑就是那个没房的弗洛伊德,他认为 " 富足是一种自己的选择 "。

倒不是纯粹的浪漫主义,他们只是更注重自身的实际需求," 我实在是不需要车子,而且租房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25

目前他们在北京的家,就是两人一点一点添置起来的,有点乱,但每个角落都充满回忆,富有生活气息。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26

‍ 杨小兰也担心过,夫妻俩都是自由职业者,收入会不会不够稳定?毕竟生孩子还是要有一定积蓄的。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27

可是她很快想通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过去她因为有能干的妈妈,给予她自由选择工作的条件,难道在成立新家庭之后,她就能要求丈夫去当那个后盾,自己继续假装自由自在的海鸥吗?这样太自私了。

婚姻是需要共同付出的,在知道杨小兰的想法后,汉樑也暗暗决定在教育和写作领域下功夫,让这个家有足够的收入,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28

杨小兰和阮汉樑是高知夫妇,倒也不必担心他们的经济压力,他们只要不是执着于实现清高的理想抱负,淡泊名利醉心学术到对生活质量不管不顾,还是随时可以实现知识变现的。

相比他们,其实我更好奇的是张希和胡安媛,他们的状态更接近普通的年轻打工人夫妻。

当姜潮问他们 " 会这样一辈子待在深圳吗 ",两人甚至说不出具体计划,只是因为喜欢深圳,所以目前决定留在这里。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29

可惜结婚不光是心里喜欢,还有很多绕不过的现实问题。

深漂三年,两人今年也 30 岁了,不说将来怀孕生娃这些问题,房车的设计,本来是为中期和短期旅游设计的,并不合适长期当住房来使用,新鲜劲过了之后, 是否还能忍受房车带来的诸多不便?

用水、用电、隐私和安全问题,每一项都可能让生活质量打折扣。

还有,房车的购置和改装费、电费、维护费、停车费、油费 …… 算下来真的能比租房便宜划算吗?

就说眼前的问题,在预告里看到,两人在三天的旅程中,会爆发一次激烈争吵,一起挤在几平米的房车里,会不会连独处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呢 ……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30

能肯定的是,女孩真的是一个很善良和容易满足的女孩,她深爱并且信任自己的丈夫,就算每日 " 居无定所 ",脸上也总是挂着甜甜的、满足的微笑,也许她的安全感是来自于男孩本身,跟房子和车子无关。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31

可能因为过去北漂,数次搬家的经历吧,这种漂泊的日子只会让我感到不安,所以对于他们的选择,我还是持保守观望的态度。

不止我,惊喜官麦迪娜也有同样的顾虑。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32

希望张希真的会像婚礼上承诺的那样 " 努力将房车变成房子和车 ",这样才不会辜负媛媛对他的无条件信任。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3

E 姐结语:

我其实挺同意鲍蕾说的,钱多有多的花法,少有少的用法,只要够生活基本线,不需要被太多的物质去束缚。

我也认同,年轻人不一定要有车有房有很多钱才能走进婚姻,但至少要确定,双方都有在这个城市安定生存的能力,有把小家经营好的魄力。

就拿房车夫妇来说,以张希这改造房车的创造力,要在深圳这个 " 创新之都 " 立足恐怕也不难。

能力之外,还要谈家庭责任感,婚礼中许多小习俗和小仪式,正是为了让当事人感知身份的转变,提升责任感而存在的。

比如中式传统的 " 上头 ",是让未婚女子改梳发式,以表示她不再是姑娘,而是待嫁新娘,而拜堂敬茶,则是对孝道的体现。

现代婚礼中还有一个父亲挽着女儿的手把她交给新郎官的环节,这个环节最戳我了,父亲交付的不是 " 女儿 ",而是一生的责任和一生的幸福。

婚礼可繁可简,无论哪种形式,让一对新人去感知婚姻赋予的责任和义务,适应新的角色和要求,才是婚礼的刚需意义。

" 仪式感 " 这个词被用烂了,但婚姻里还是少不了它

没车没房,还结婚吗? - 34

- 今天头条の主笔 -

你的小仙女 E 姐,大开眼界的菜籽

值日生:菜籽 美术:树懒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