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14.6°C-17.0°C
澳元 : 人民币=4.79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这影后凉了?不应该啊

2023-07-25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今年 4 月。

金像奖上,郑秀文第 10 次提名后终于荣获影后。

立刻有人质疑:不过是按资排辈罢了。

看上去似乎是有些道理?

毕竟。

虽然电影在豆瓣上有 7.1 的评分。

但也有人 " 毫不客气 ":

成也 sammi 败也 sammi

剧本狗屁不通

只是,果真如此吗?

前几天,电影上线,Sir 迫不及待地去瞧了个究竟——

流水落花

作为金像奖影后的获奖之作,豆瓣上却至今只有 3000 多人看过,这样 " 冷门 " 的状况让我对本片根本没报什么期待。

但看完之后不得不说:

可能,这是几年来让 Sir 觉得最意外的港片了。

在当下。

当大部分影片都拍得张牙舞爪、情感激烈,试图引发大众的情绪共鸣。

但它,偏偏藏起了所有的锋芒。

在 92 分钟的时间里。

不浪费一帧镜头,给你讲一个 " 我怎样度过这一生 " 般细水流长的故事。

光是这点。

说它是去年港片的 " 遗珠 ",并不为过。

01

流水

先说这个故事。

看这部电影,很难不会想起陈奕迅的那首《流水落花》。

里面有这样的一句歌词:

" 流水很清楚,惜花这个责任,真的身份不过送运。"

说的,就是这个电影的故事主题。

Sammi 饰演的女主,天美姨与自己的丈夫,彬叔叔(陆骏光 饰)曾经有过一个 3 岁的儿子,可因为先天性心脏病去世了。

夫妻二人平日忙着工作,丧子之痛,看似也慢慢过去了。

但,一日,天美姨的小巴运输工作被迫停工,自己即将失业。

做什么工作好呢?

天美姨想到一招,做 " 寄宿家庭 "。

让一些等待被领养或是等待正式分配寄养的小孩,能有一个中转站,在这里能有一个逐步过渡的过程。

她想得很好,也很简单。

" 当打一份工,又能赚钱,搞不定就再把孩子还给他们(类似福利院机构)"。

彬叔叔说出了《喜剧之王》里,尹天仇的台词——

" 我养你啊!"

却换回来的是十几年来老夫老妻毫无情调的 " 揶揄 " ——

你也快没饭吃了。

天美姨转身坐在凳子上,翘起一只脚,一副大局已定,成竹在胸的样子。

寄养家庭的计划就这样确定下来。

而这部片的主要内容,就是讲述这个寄养家庭的 13 年。

按道理说。

这应该是个煽情的故事。

他们接管的孩子各式各样,有被抛弃的,有父母一方是罪犯无力抚养孩子的。

孩子如落花一般,飘落在他们身上。

而他们,只能是负责一段时间的照看,再将孩子完好地运送到另一个目的地。

其中分别的段落。

光是想想,就会有许多的不舍与无奈。

但。

导演偏不煽情。

他在每个孩子离开时,都会用非常生硬的 " 黑幕 " 作为转折,再迎来下一个孩子,或是天美姨的下一段人生。

生硬。

突兀。

这样的设定,在观影中是非常不舒服的。

但是,导演的意图,就是想让观众 " 不舒服 "。

贾胜枫导演自己解释道——

" 这种不舒服正正就是你可以 connect(连接)到寄养家庭的时候 ...... 电影里面,我话 cut 就 cut,这是一个无情讲的做法,但现实世界的寄养家庭,正正就是这么无情讲。"

这就是这部影片的取舍。

并非要煽动你的情绪,而要你不断保持着 " 冷眼旁观 " 的姿态,看这个家庭的人来了又去。

或许也是这个原因。

很多人会大失所望于没有被感动到或者被刺激到。

但再想想。

在情绪极端化的当下,这样的收敛,本身,或许就是难能可贵的。

02

落花

那么,真的如那则短评所说的," 剧本狗屁不通 " 吗?

不。

这其实是一部细节异常丰富的电影。

它从不 " 直给 "。

而往往只是通过一两个镜头,就交代完故事的前因后果。

考验的。

是你的注意力。

Sir 甚至觉得。

这部电影,本就是用细节构建起来的,它用不同孩子,来讲述一个女人的一生。

简单来说。

电影里,天美姨如此全力以赴地照顾孩子,选择去做寄养家庭,是否真的就想赚这么一笔钱?

其实是有私心。

天美姨毫不计后果地为一个孩子付出。

我带她出去玩,我也会买东西给她

我从来没拿去报销的

其实是 " 为了 " 治愈自己。

自从 3 岁的儿子过世后,她就像是变了个人一样,把自己封闭了起来。

一个细节。

表面上,她曾打开过自己的内心,就像与她相熟的便利店阿姐说的,以前经常约她出去玩。

但电影一开始时,她在小巴负责接送的,还是小朋友。

她从未走出丧子之痛。

所以。

她选择做寄宿家庭,是命运,也是她的渴望。

其他的孩子,都像是自己孩子的 " 替代品 "。

于是很 " 神奇 "。

来到她家的孩子,如 " 命运 " 一般,代替了她未能长大的儿子。

比如,还在幼稚园的菁菁,上小学的森仔,小花;或是读到高年级的明仔与正处于叛逆期的家朗、家希;以及到最后,已经快成年的男孩。

天美姨的人生,就是在这不断的分别中,一次次治愈自己。

举例来说。

第一个孩子,受到惊吓就会尿床的森仔。

天美姨此时虽然有心打开自己的内心,但身体上,还是很抗拒。

影片用了很简单的三组镜头就表现了她的转变。

第一个镜头。

彬叔叔给森仔换衣服时,天美姨只是冷着脸,把脏床单扔进来就走了。

第二个镜头。

她跟丈夫抱怨森仔不说话,还尿床,用手指指天," 哎,没得选。"

彬叔叔说," 嗨,你以为他就有选择吗?"

她忽然呆住了。

第三个镜头。

夜里,她悄悄躺在了森仔的身边。

她慢慢敞开了自己——

表面上刚强的性格,内心也藏着不敢触碰的柔弱。

于是。

到了后面你会发现,她一步步地走向孩子,也将自己与孩子连接在了一起。

尤其是第三个孩子小花。

导演在这里再一次给了两人并躺在床上的镜头。

与森仔不同的是。

这一次,两人面对面睡下,小花的手里,紧紧握着天美姨的头发。

可以这么说。

《流水落花》中处理感情的方式不是靠旁白,不是靠台词,也不是靠撕心裂肺的长时间的特写镜头,而是在一个个细节里,让人体会这样感情的流转。

比如说它怎样说时间流逝?

不是打上 " 几年后 " 的字幕,也不靠日历或者新闻交代些什么,而是从人物的日常行为里,慢慢地让时间静静流淌开。

一个很明显的细节就是。

最初,天美姨总是走在孩子的前面,但随着逐渐衰老,她便慢慢地落在了孩子的身后。

不需要一句台词便交代出了一切。

比如说它怎样说丈夫出轨?

其实也只是两个点到即止的镜头。

一个是苦闷的丈夫在游戏厅里遇到一个与这个环境格格不入的女性。

一个是丈夫在出门前仔细整理了一下头发,说 " 晚上不回来吃饭了 "。

不需要过多的篇幅,便一目了然。

但问题是,找到孩子的 " 替代品 ",就算是治愈了吗?

显然不是。

可能,对于任何父母来说,最终所要面对的难题,就是 " 放手 "。

另一个细节。

到了第四个孩子,明仔,导演将他设计成最懂事,也是最会察言观色的小孩,本该也是最能讨大人喜欢的孩子。

但仔细看。

到这个小孩时,天美姨已经慢慢不再与孩子同一画面。

为什么?

她开始知道,任何孩子终究会离开自己,适时的放手,或许才是最大的关爱。

我们能给孩子的。

应该是更多的空间,和时间。

于是到了最后一个孩子。

他想继续留下来,与天美姨,彬叔叔一起生活。

但,天美姨拒绝了。

她开始往外推这些想回来的孩子。

从走进,到渴望,再到推开孩子。

这一系列的心路历程,又与血脉至亲有什么不一样呢。

就像影片那句话:

他没有离开过

他用他的方法

一次又一次回来我身边

孩子们来了又去。

寂寞留给了随着时光一起流逝的大人。

告别,是一场遗憾。

而一场场的告别,就是人生。

03

最后,Sir 想单独聊聊她,郑秀文 Sammi。

在一个采访里,谷德昭说,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就看到从后台出来路演的郑秀文,电影大银幕上的是师奶,但,这一转眼,就是天后走了上来,真是很吓人。

郑秀文说,在看剧本时,发现这部戏是没有太多 " 她 " 的痕迹,所以答应接下演出。

" 她 " 是谁。

曾经在香港电影里,那些艳丽光彩、身裹名牌的 " 港女 " 一直是她固定已久的形象。

△ 《瘦身男女》《龙凤斗》

像这样,完全抹去 Sammi 身上 " 时尚 " 的电影,《流水落花》做到了。

而且,做得还特别的细。

Sammi 全素颜上镜。

眼角的鱼尾纹,鼻尖的斑,或是明显的法令纹。

她都大胆地给观众们看。

就连细微到走路的姿势——外八,驼背。

哪里还有 Sammi 的样子,分明就是一个师奶。

但,这部剧里,还是保留了她身上自带的一个性格——硬颈。导演说,他在创作剧本时,就是按照 Sammi 的形象写的。

够硬,够犟。

为了成为合格的寄宿家庭,她向来是与义工姑娘打好关系。

但,第一次生气。

就是因为森仔,生母突然找上门,给孩子造成很大情绪影响,姑娘将森仔送到紧急寄养人家里。

森仔突然离开,让她忍不住,与义工嚷嚷了起来。

货来的?

人来的!

而当她知道自己无法领养小花时,还是忍不住要跟义工姑娘抱怨几句。

最后,她的不甘变成了含在眼眶里,将落未落的眼泪。

在得知丈夫出轨后,她选择隐忍,不跟他离婚。

就是为了继续留下这个家庭,让她能照顾孩子。

你喜欢怎样就怎样

最后,导演给了天美姨一个安静,又祥和的一生。

她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心脏病发作。

倒在了每天回家的小桥上。

郑秀文以这部电影打败了同年的《窄路微尘》里的袁澧林、《巨星养成记》里的毛舜筠,的确是因为,观众在这部电影里,看到一个演员 " 无我 " 的表演状态。

在获得最佳女主角时,她感谢了贾胜枫导演,是他让郑秀文相信自己,也是他,让郑秀文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奖项。

一位新人导演,是能有怎样的能力,将天后送上宝座?

郑秀文的采访里,说到自己第一次参加都是新人的剧组,也第一次感受到香港电影如今,是到了一个新旧融合的时代。

新人有新人的想法。

老演员有自己的演法。

合二为一后,便有了新的化学反应。

此时的香港电影,并非回春,也并非阳春,更像是 " 重生 "。

香港电影的命运,仿佛又回到了当初许鞍华、徐克、方育平的那个 " 新浪潮 " 香港电影时期,以新导演,新想法,新拍摄手段为主。

只不过到了现在,新晋导演们用另一种新的镜头语言,去淡化香港片里的商业性质——在 " 四字导演 " 作品里,能算是商业成功的也仅有《正义回廊》一部。

新,虽然不见得有多成熟。

甚至,你还能看到些借鉴于其他名导的镜头。

但,这群新导演们,还是勇敢地走进了一条与内地、与前辈们,相反的道路。

也不缺失其中的灵气,成为新的一波生生力量。

如此一看,这波新晋导演,也一如落花一般,随水流而来。

花瓣飘零,终会于下游生根。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